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专题专栏 > 党史学习教育
【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】在“研究”“探索”中找办法
——八十年代安化县委发展农村商品经济调研启示
发布时间:2023-07-06 15:26 作者: 来源:益阳市直机关工委 浏览次数:

  1984 年1月1日,党中央、国务院下发《关于 1984 年农村工作的通知》,明确指出:“要求全国农村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,不断发展和壮大农村多种经营,加速发展农村商品生产,把农村经济推向新的发展阶段。”面对这一重大决策部署和全新课题,安化作为贫困山区、人口大县,怎样才能破题和落实,安化县委决定从调查研究入手,揣上问题,深入调研,因地制宜探索和寻找“加速发展农村商品经济”的良方对策。

  揣上问题,开展情况调查

  1984年3月,安化县委作出开展专题调研的安排,由县委主要领导带队,用20天时间在全县组织大规模实地调查,各调查组通过蹲点调查、座谈走访、数据查核、现场考察等方式,多轮次、全方位深入乡镇、村组、农户走访摸底、分类核查、详实掌握了全县农村商品生产发展的现状、基础、困难和主要原因。调查发现,安化自然资源和农产品资源非常丰富,但由于市场意识淡薄,科技和商品生产落后,农村商品经济并不发达,农民增收渠道单一。比如,自然资源方面,全县已探明的金、银、铜、锑、钨、铀、钇、重晶石等14种矿藏储量达3000多万吨,但开采不到1%,商品率只有35%;全县800多万立方米的用材林和3000多万根南竹蓄积量,基本上处于“待字闺中”或附加值很低的初级产品。农产品资源方面,虽然县域面积大,山林、水面多,农产品种养规模较大,但一方面,由于科学种养技术普及率低,农产品质量、品牌不优;另一方面,由于干部群众缺乏商品意识,加上交通闭塞,农产品基本上是自给自足,商品经济匮乏。县委通过调查,全面掌握了情况,找到了问题症结,同时也找准了缺意识、缺人才、缺技术是安化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。

  研究问题,探索发展思路

  针对调查掌握的情况,安化县委积极分析研究问题,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。一是大胆提出引进人才、技术的措施。组织到发达地区招聘技术人员,帮助、指导安化发展种养、加工业;派出自己的技术人员和“土专家”到经济发达地区或大专院校培训,学习加工养殖新技术;动员和邀请安化在外工作的人才回乡参加建设或献计献策,帮助应用和推广先进技术及管理方式。二是积极探索发展新思路。1984年7月,县委专门召开农村工作会议,号召全县解放思想,积极支持发展商品生产。鼓励农民群众探索开发荒山、水面、荒土,兴办家庭农场、林场、渔场、果园。提出“谁开发,谁受益,长期不变,归己所有,并且可以继承和转让”的原则,明确种养专业户生产的商品由各有关部门按合同优先收购,允许农民用承包地种植经济作物等。三是因地制宜推出六大商品生产基地建设。县委根据山区不同地形、气温、生产习惯等在全县统筹发展蚕桑、花生、烤烟、柑橘、茶叶、药材基地。这些农业商品生产基地的建设,极大地盘活了农村商品经济,之后通过不断做大、做强、做精,为安化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提供了坚实基础。四是坚持走出去。1986年11月,县委专门派出调查组赴温州学习商品生产的作法和经验,之后,要求各级各部门结合实际,学取温州经验,为农村商品生产积极创造条件。县委的一系列决定为广大农民群众发展商品生产吃下了“定心丸”,一系列探索为全县农村商品经济发展找到了可行路径。

  解决问题,落实富民要求

  调查研究的落脚点是解决问题。安化县委围绕加快发展农村商品经济重大决策落实,通过调查研究,积极探索,在实践中找到了适合县情、因地制宜的可行思路,找到了靠大胆解放思想、一切从实际出发、高度重视市场、人才和科技,推进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成功路径。八十年代中期以后,安化在全县农村广泛开展商品生产竞赛活动,掀起了商品生产热潮,全县农业生产结构日趋合理,农村商品生产呈现出多层次、多元化发展状态,逐渐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商品化、专业化、社会化生产方向转变。到1990年,全县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11927公顷,比1984年增长65.1%;经济作物总产值达2671万元,比1984年增长2.176倍。同时各业商品率大大提高,其中畜牧业商品率达81%,渔业商品率 90%。从事商品生产的人员也逐渐增多,农村专业户达27000多户,劳动力超过10万人,占全县总劳力的30%。农村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,为安化贫困山区群众增收致富插上了翅膀。

  调查研究不仅要在“调”上真下功夫,更要在“研”上多做文章。八十年代安化县委通过调查研究破题“加快农村商品经济发展”这个历史案例,给我们今天大兴调查研究,着力“走基层,找问题,想办法,促发展”,提供了借鉴和启示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